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行业知识

机器翻译专利如何申请?核心技术如何保护?专业查询指南

智慧芽 | 2025-07-11 |

undefinedundefined

FAQ

5 个常见问题
Q

1. 机器翻译领域的专利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技术材料?

A

申请机器翻译专利需要准备以下核心材料:技术方案说明书(包含算法流程图、模型架构图)、实施例数据(训练集/测试集示例)、技术效果对比表(如BLEU值提升证明)。特别注意需要区分算法改进(可申请发明专利)与界面交互(适合外观专利)的差异。建议在提交前通过专业专利数据库检索相似方案避免重复。

Q

2. 如何判断机器翻译技术是否具备专利性?

A

需同时满足三要素:新颖性(未公开)、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改进)、实用性。建议通过专利检索分析现有技术(如统计机器翻译向神经机器翻译的演进路径),重点挖掘技术差异点,例如注意力机制优化、低资源语言处理等细分方向的创新。

Q

3. 专利查询时如何精确定位机器翻译相关专利

A

使用IPC分类号G06F40/58(机器翻译)结合关键词组合检索,例如:"神经机器翻译 AND 语料对齐"或"transformer AND 低资源语言"。先进检索可限定申请人字段(如高校/企业名称)及法律状态(有效/审中)。专业检索系统支持语义扩展以避免漏检。

Q

4. 机器翻译算法如何同时进行专利保护和论文发表?

A

需注意专利申请优先权原则:在论文投稿前完成专利申请(至少提交受理通知书)。建议采用"专利先行"策略,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后再发表论文。对于开源项目,可选择部分模块申请专利(如器优化),其余部分保留论文公开。

Q

5. 跨国企业如何布局机器翻译专利?

A

可通过P途径在152个国家同步申请,优先进入中美欧日韩等机器翻译技术高地。建议分析目标市场技术空白(如小语种方向),并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族布局。专业检索工具可提供专利族地图分析,辅助制定地域申请策略。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