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研发情报库

为研发人员打造的技术创新平台,适应企业研发需求,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比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行业知识

斯特林发动机的原理、历史及应用探究

智慧芽 | 2023-05-26 |

  概述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循环发动机,与内燃机、蒸汽机、蒸汽涡轮机、燃气轮机等发动机有所不同。斯特林发动机不需要燃烧燃料,而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工作物质,使其循环运动,从而实现能量转换。它的优点包括低噪音、低振动、高效率、环保等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低温发电、空调制冷等领域。

  历史

  斯特林发动机是由骑士·斯特林于1816年发明的。斯特林是苏格兰一个富有的发明家和教育家,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的发动机,在当时被称为“空气引擎”。斯特林发动机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物质——气体,具体来说是氢气和空气。它的工作过程是:气体经过压缩和膨胀,从而使活塞运动,从而输出功率。创新之处在于,它不需要燃烧燃料,而是使用热源传热来实现能量转换。

  斯特林发动机的前身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在1824年被卡诺发明。卡诺循环是热力学的一个理论,用来分析热功机(发动机)的性能。斯特林通过对卡诺循环的改良,实现了空气引擎,即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虽然从理论上早在19世纪初就发明了,但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无法实现工业化量产,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应用于实际发电。

  原理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循环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运用外部热源,使工作气体在热力学循环中做功。它的内部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加热器、制冷器、活塞、工作气体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工作气体是贯穿整个循环过程的。这些部分的作用如下:

  1. 加热器:负责加热工作气体,使其膨胀,从而产生能量。

  2. 制冷器:负责冷却工作气体,使其收缩,从而释放能量。

  3. 活塞:在加热器和制冷器之间往复运动,使工作气体循环。

  4. 工作气体:通过加热器和制冷器,从而在压缩和膨胀的过程中转化为能量。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加热(热源提供热量给工作气体)、膨胀(工作气体吸收热量并膨胀)、冷却(工作气体被冷却、缩小)、压缩(工作气体被压缩)。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被描述为斯特林循环。

  斯特林循环是一种理论上的循环网络。斯特林循环的特点是,工作气体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循环,并完成能量的转换。虽然斯特林发动机是理论上的发动机,但它的特点和原理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仍然有深远的影响。

  应用

  斯特林发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 太阳能利用

  斯特林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斯特林发动机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来满足一定的能量需求。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能量的方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

  2. 低温发电

  斯特林发动机可以耗费较少的热量产生功率,这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发电。低温发电是一种通过热源产生能量的方式,其温度通常在200到500度之间。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低温发电的理想选择,因此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低温发电领域。

  3. 空调制冷

  斯特林发动机在制冷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空调制冷通常使用的是蒸发冷凝循环,而斯特林发动机采用的是压缩制冷循环。这种制冷方式具有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不少的冷却设备的主要部件。

  结语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发动机,其优点在于低噪音、低振动、高效率、环保等特点。它已经成为太阳能利用、低温发电、空调制冷等领域的主要应用技术。虽然目前斯特林发动机仍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斯特林发动机会发挥出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

申请试用

预约演示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400-694-44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