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1月1日,贝达药业携手杭州瑞普晨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普晨创”)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展开投资合作,双方将在干细胞治疗领域进行深度开发,特别是在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的技术上展开密切合作。这标志着贝达药业积极进军干细胞及细胞治疗这一新兴领域。瑞普晨创作为贝达梦工场生物医药孵化器的成员,同时也是贝达创新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增强贝达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
糖尿病作为全球普遍存在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达5.37亿,预计到2045年将增至7.83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24年发布的《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来控制病情,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伴随着副作用,患者依从性较差。糖尿病一旦控制不良,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从而增加医疗负担。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的能力,在再生医学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视为高潜力的“种子细胞”。
瑞普晨创作为国内早期致力于糖尿病细胞疗法的企业,由丁列明博士和邓宏魁教授牵头,团队汇聚了来自顶尖高校的科研人士以及创新药企的管理精英,着力于将细胞疗法扩展至多种疑难重大疾病。瑞普晨创创新性地将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CiPSC)应用到临床制备体系,并着手推进CiPSC分化的胰岛细胞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干细胞技术朝向临床应用。
邓宏魁教授曾因其在化学方法重编程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CiPSC)、改变细胞命运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此奖项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影响力巨大,曾颁发给袁隆平、施一公等杰出科学家。
2022年,邓宏魁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并与瑞普晨创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研究,展现了国际首个干细胞胰岛移植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3年年初,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研究,开发出一种新颖的胰岛移植策略,可有效支持人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在体内存活及功能成熟。该策略较传统方法创伤更小,操作简便,移植物易于长期观察,展现出明显优势。
2024年9月25日,《Cell》期刊报道,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北京大学及瑞普晨创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胰岛细胞,并实现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领域取得突破。瑞普晨创作为该研究唯一参与企业,为推动多能干细胞技术的产业化作出了关键贡献。
该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9月26日,《Nature》予以报道,国际知名专家对此高度评价。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移植外科医生詹姆斯·夏皮罗称赞此次治疗成果“令人震惊”,成功逆转了患者的糖尿病。
目前,瑞普晨创自主研发的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已获得IND受理,成为中国首个针对1型糖尿病的多能干细胞产品,预计将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展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表示,瑞普晨创凭借在干细胞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见解,成为国内细胞治疗领域的专业翘楚。此次合作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新突破,期待与瑞普晨创携手共进,推动细胞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提升医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通过这次合作,双方将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树立良好的示范,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