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疗法为形式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众多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希望。然而,目前批准的癌症免疫疗法对大多数癌症仍存在耐药性挑战。因此,研究人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合理的组合方案,以克服这些抵抗问题。最新研究指出,在肿瘤微环境中,唾液酸聚糖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成为新的免疫检查点,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全新靶点。
Siglec受体是一组与含唾液酸聚糖结合的受体家族,其类别繁多,性质复杂。人类发现了15种Siglec分子,而小鼠则有9种。根据结构特征和信号路径,这些受体可以进一步划分。Siglec家族在膜结构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一致性与特征,特别是在细胞内信号结构域的配置上。抑制性Siglec受体在细胞内包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免疫受体开关基序(ITSM),能够通过相应的酶调节细胞信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免疫细胞的激活。此外,激活型Siglec受体在唾液酸聚糖配体的刺激下能够招募DAP12并传递激活信号。
进一步研究发现,唾液酸聚糖在癌症中的表达具有多样性并影响着免疫反应。具有高度唾液酸化特征的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与Siglec受体的相互作用引发免疫抑制效应。例如,在胰腺癌中,唾液酸转移酶的过表达导致了与Siglec-7和Siglec-9的结合促进免疫抑制巨噬细胞的生成。类似地,这种机制在人类其他类型的癌症中也有所体现。
Siglec受体对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方面。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一环,高度表达多种Siglec受体,揭示了Siglecs在免疫抑制环境中的深远影响。研究表明,在特定情况下,唾液酸聚糖与Siglec-15的结合会阻止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而在树突细胞和NK细胞上,Siglec受体的表达与功能调节也同样重要且复杂。
在抗癌药物研发领域,Siglec受体及其配体正逐步成为新靶标。例如,针对Siglec-2的抗体偶联药物已经在某些血液系统肿瘤中显示出效果。此外,Siglec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如Siglec-7和Siglec-9,也在紫外线下成为潜在目标,以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利用合成抗体阻断抑制性Siglec受体的功能显示出在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创新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唾液酸聚糖与Siglec受体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探究,代表了一种前沿且有潜力的癌症治疗思路。通过不断地临床和基础研究,Siglec受体作为新的免疫检查点,将可能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