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小干扰RNA(siRNA)药物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制药研发领域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巨大潜力的分支领域,而许多制药公司在此类领域正经历迅速发展。通常,这些公司处于临床阶段,致力于开发几种特色产品,目标是在细分市场中成为行业领军者。然而,这些公司仍未正式实现产品商业化,财务压力不容小觑,打通融资渠道至关重要。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博生物”)就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典型代表,近期已递交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申请。根据其招股书,瑞博生物专注于小核酸药物的研究开发,特别是siRNA疗法,希望在此领域率先实现创新,为心血管、代谢、肾脏和肝脏疾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自主研发的药物正成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瑞博生物通过多轮融资展现了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了7轮融资,投资者包括磐霖资本、三一创新、中金资本、高瓴创投、国投创新、华润创投等。招股书显示,瑞博生物在E2轮融资之后,预计到2025年的估值将达到35.8亿元。作为一家仍处于临床阶段的药企,瑞博生物为何能够持续吸引外部资金?其行业前景和在研产品的竞争力无疑是关键因素。
从行业整体来看,小核酸药物市场正处于爆发的边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从2019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3%。随着技术的继续提升和一系列产品逐渐涌现,预计到2033年,全球此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67亿美元。而在瑞博生物的业务布局中,公司已建立了全球最庞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目前有6个自主研发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覆盖心血管、代谢、肾脏和肝脏疾病的七大适应症。此外,还有超过20个临床前项目计划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瑞博生物的重点产品之一RBD4059,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为了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该产品针对凝血因子IX,是一类选择性抑制FXI的创新抗凝药物,能够降低血栓风险而不显著增加出血,这些特性使其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具备显著优势。
除了这款核心产品,瑞博生物还开发了其他重要产品,如RBD5044和RBD1016。RBD5044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阶段,针对APOC3蛋白的小干扰RNA药物,其适应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RBD1016则针对HBsAg,有望作为未来慢性乙型肝炎(CHB)功能性治愈的一部分,以及慢性丁型肝炎(CHD)的领先候选siRNA疗法。瑞博生物的这些创新产品为其吸引到市场投资并推动了业务开发合作。
招股书中还披露了瑞博生物通过业务开发(BD)解决收入问题的努力。2023年12月,瑞博生物与齐鲁制药签署了许可及合作协议,授权其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小核酸新药RBD7022。同时,瑞博生物与勃林格殷格翰达成合作,利用瑞博生物自主研发的RiboGalSTAR™技术,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小核酸创新疗法。这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瑞博生物的收入压力。据招股书披露,瑞博生物在2023年和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万元和1.43亿元。这显然说明即便在尚未实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阶段,公司也已经开始填补“收入空白”。
然而,在大规模商业化之前,瑞博生物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研发和行政支出分别高达3.16亿元和2.8亿元,8111万元和9251万元,同期亏损达4.37亿元和2.81亿元。到2024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达7.62亿元,净资产为负1.11亿元。面对这样的财务状况,瑞博生物加强融资渠道显得尤为迫切。公司当前在资本市场展现的“王牌”即其产品,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它能否占据优势,仍需时间验证。瑞博生物正在与竞争对手开展激烈的研发竞赛,特别是在凝血因子IX靶点的siRNA药物研发方面。公司已经进入较为领先的位置,但药物研发的不确定性,仍然是资本市场考量的重要因素。在这场博弈中,瑞博生物保持战略定力将是关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