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最新公开资料显示,截至本周(7月28日至8月2日),共计有6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这些获批的药物涵盖了小分子药物、抗体等多种类别,计划用于治疗癌症、高血压、特应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超重或肥胖等疾病。
烁星生物此次申报的1类新药SM2275注射液,得到临床试验许可,计划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新闻稿,SM2275是一种采用“双靶点阻断 + 条件性共刺激”机制的双靶点抗肿瘤药物。这一药物纳入了EGFR信号通路和PD-L1免疫检查点的双重靶向策略,以期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此外,通过CD28条件性共刺激激活,显著提升了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可能解决PD-1/PD-L1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在多种实体瘤模型如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及头颈癌中,该药物展示出优于单靶点药物的抗癌活性和持久效果。
扬厉医药的1类新药VB19055片也获得了临床许可,计划用于治疗包括难治性高血压在内的未控制高血压。这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旨在通过抑制体内醛固酮的过量合成来维持血压的稳定性。
华奥泰生物与华博生物联合开发的1类新药注射用HB0043,计划用于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这一药物通过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同时靶向IL-17A和IL-36R,有望提供针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治疗思路,优化对炎症和纤维化反应的抑制效果。
除此之外,恒瑞医药的HRS-2162注射液计划用于拮抗由罗库溴铵和顺阿曲库铵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诺华申报的GHZ339注射液,则计划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这款生物制品新药当前已在全球开展二期临床研究。
东阳光药的HEC-301注射液同样获得了临床试验许可,计划为超重或肥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这些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备受期待,期望能够顺利推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