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过去一年,科济药业乘着港股创新药板块的东风,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截至8月15日,股价较2024年9月5日的低点上涨了八倍。然而,公司仍在亏损中运作。8月14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科济药业的收入约为5100万元,同比增长了703.8%。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CAR-T产品赛恺泽(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的销售贡献。然而,净亏损为7548万元,同比大幅收窄78%以上。
在8月15日的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透露上半年与华东医药合作收到了111份赛恺泽的订单,估算出厂价约为46万元。尽管CAR-T疗法在国内的价格普遍为百万左右,影响了其可及性,但近期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出台可能改善这一局面,5款CAR-T产品已纳入初审,包括赛恺泽。科济药业表示,将平衡商业利益和政策要求,力求让更多患者得到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科济药业净亏损的收窄也得益于控费增效,以及其他亏损净额的减少。公告显示,研发和行政开支都有所下降,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3.52亿元减少至7548万元。研发开支由2.46亿元降至1.30亿元,主要因业务调整和雇员人数减少所致,从468人降至371人。
管理层解释,人员减少是战略调整的一部分。随着CT041(舒瑞基奥仑赛)进入新药上市申请阶段,注册临床研究需求下降,生产效率提升,导致人力结构调整。
2024年是科济药业商业化元年,赛恺泽于当年3月1日上市,迅速占领市场,由华东医药全权负责国内市场商业化。2025年半年报显示,华东医药通过中国多层次保险体系提升患者可及性,已覆盖20多个省市,收到111份有效订单。公司预计,随着营销活动的推动和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赛恺泽的销售收益将持续增长。
科济药业最接近商业化的一款产品是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主要针对实体瘤,今年6月申报上市,首个适应症为胃癌,公司正全力推进其上市,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针对实体瘤的CAR-T产品,预计明年一至二季度获批。
赛恺泽和舒瑞基奥仑赛均为自体CAR-T产品,利用患者自身T细胞改造后杀伤肿瘤,临床验证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有保障。然而,自体CAR-T面临高昂的生产和治疗费用。为此,科济药业逐步将战略重点转向更具规模经济效应的通用型CAR-T。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多款通用型CAR-T候选产品,处于临床早期或临床前阶段,其中CT0596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或白血病的试验在进行中。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调整结果,首次实施“双轨制”,提供符合条件药品的补充保障通道。五款CAR-T产品进入目录,包括科济药业的赛恺泽。一旦正式纳入,患者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科济药业管理层表示,将与华东医药合作,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已进入初审阶段,细节如价格测算和具体执行方式需进一步商讨。虽然细则尚不明确,公司原则是积极响应政策,期望让更多患者获益。
从复星凯瑞获悉,CAR-T产品通过惠民保和商业保险已部分解决高价可及性问题。当前,奕凯达已在超过110个城市的惠民保和80余款商业健康险中覆盖。然而,创新药本地商保或惠民保探索性实践仍需提升服务深度和结构标准化。
这一背景下,全国商保目录的建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将零散探索转化为普遍的保障体系,随着标准化服务逐步成形,能更好地解决可负担性和可及性难题。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