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来自Pharvaris公司的消息称,其研发的一类新药deucrictibant缓释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标志着该药物将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Deucrictibant是一种强效且选择性的缓激肽B2受体口服拮抗剂,目前正处于全球3期临床试验阶段,主要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遗传疾病,由于C1酯酶抑制剂(C1-INH)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C1-INH是一种重要的血浆钾激肽酶抑制剂,能够调控体内的炎症反应。如果C1-INH缺乏,患者体内的缓激肽水平会增加,导致各类疼痛和肿胀,通常发生在面部、腹部、喉头和四肢。当腹部受累时,患者会经历剧烈腹痛、恶心和呕吐。若面部或喉部肿胀,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受阻,存在窒息风险。
在治疗HAE时,通过拮抗缓激肽B2受体的活性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机制。Pharvaris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小分子药物平台,能够有效抑制该受体,并针对缓激肽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据Pharvaris公司介绍,他们基于对B2受体的深入研究,设计了适用于缓激肽结合的分子deucricbant。该药物直接作用于缓激肽B2受体,旨在阻碍缓激肽信号,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HAE的效果。
此外,Pharvaris公司针对deucricbant的化学性质开发了两种口服剂型。其中包含一种用于快速缓解急性发作的胶囊,以及一种用于持续预防治疗的缓释片。目前,这两种剂型均在进行3期临床试验,适用于12岁及以上的HAE患者。
此前,Pharvaris公布了deucrictibant在预防HAE方面的2期临床试验(CHAPTER-1)的积极数据。试验主要终点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每日服用40 mg deucrictibant的患者月发作率降低了84.5%。在次要终点的分析中,患者发作的严重程度显著减轻,中度和重度发作事件数减少92.3%。同时,患者需按需接受药物治疗的发作次数也减少了92.6%。整体来看,接受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此次deucrictibant在中国获得临床许可,标志着该药物即将在中国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患有这种罕见疾病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