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和誉医药全球首创肝癌新药获突破性治疗资格认定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5-22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51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宣布将和誉医药开发的ABSK-011胶囊(通用名: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这一药物专为那些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及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治疗无效的FGF19过表达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而设计。数据显示,依帕戈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FGF19/FGFR4通路异常激活的小分子抑制剂,在2023ESMO年会上公布的Ib期研究中,每日两次用药的患者组实现了40.7%的客观缓解率(ORR),其中1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个月。

在横向对比中,目前市场上的肝癌二线治疗药物如瑞戈非尼卡博替尼的客观缓解率通常低于15%。此前诺华研发的同期FGFR4抑制剂在试验中也仅达到了16%ORR。然而,依帕戈替尼当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使用时,其效果在2024年于ESMO-GI大会上更新的II期数据显示出ORR进一步提升至50%。这展现了其在免疫治疗背景下的潜在效果,有望在肝癌一线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可控的腹泻和乏力,没有观察到常见的皮肤毒性或高磷血症。对于约占肝癌病例30%FGF19过表达患者,这一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和誉医药通过与武汉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团队等合作,跨越早期研究阶段,逐步验证和建立了FGF19检测的标准化流程,避免了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治疗方式,为伴随诊断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入组患者需满足ICImTKI治疗失败的标准,这直接切入了后线治疗的空白地带,对于中位生存期常不足6个月的此类患者群体,依帕戈替尼无疑是一道曙光。然而,靶向FGFR4的不少国际药企如诺华和Blueprint等都曾在研发中因种种原因暂停项目,和誉医药的成功在于从上千次试验中筛选出高选择性的化合物,避免了FGFR1-3脱靶效应,这是之前竞品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商业策略上,和誉医药快速推进针对ICI/mTKI治疗失败患者的注册临床试验,并与罗氏合作探究一线治疗方案的潜力。这既可满足临床急需,也为市场扩展铺路。政策层面上,2024年获FDA孤儿药资格,为其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捷径,同时,国家药监的突破性治疗认定则能够大幅缩短国内审批时间。

展望全球市场,虽然依帕戈替尼当前没有直接的同类竞品,但Blueprint和诺华等公司的项目重启和研发进展不可小觑。同时,跨国企业在联合治疗方案领域的积累也值得关注。尽管如此,当前数据表明中国的创新药物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且依帕戈替尼的临床进展速度比国际竞品快至少一年。若能顺利上市,它将填补FGF19/FGFR4通路治疗的空白,为国际治疗指南提供更新支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