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新突破!mRNA药物口服递送技术首次问世——发表于Science子刊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7-19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自从COVID-19疫苗的成功应用以来,mRNA疗法的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拓展至更广泛的疾病。然而,当前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通过注射给药,这不仅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还为慢性疾病患者的反复给药增添了极大的不便。口服给药作为一种无创、患者可自行操作的理想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然而,面对的胃肠道屏障问题(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降解作用,以及肠道内核酸酶和黏液的阻碍等),一直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挑战。

716日,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开发出一种名为RNACap的工程化胶囊系统,首次成功实现了液态mRNA纳米药物的高效口服递送。这个创新的胶囊系统能够保护mRNA分子免受胃酸的侵蚀,并在肠道的中性pH条件下迅速溶解,将内含物通过压力释放机制在肠道中精准释放。通过纳米药物的介导作用,mRNA能够成功渗透入肠道细胞中。

在大鼠和猪的实验模型中,RNACap在胃中保持完整,并在肠道中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模型中,含有IL-10 mRNARNACap显著降低了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有效缓解了结肠炎的症状。此发现为液态mRNA的口服疗法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平台,有望应用于治疗肠道疾病以及其他可能的病症。

研究团队首先设计并组装了这个名为RNACap的胶囊装置。其特殊的pH敏感涂层,使其能在胃酸环境下保持完整,而在肠道中迅速溶解。胶囊在进入肠道后,帽部溶解释放压力,引导内膜快速脱落。之后,胶囊在肠道蠕动的作用下被挤压,进一步促进内容物的完全释放。

为了提高递送效果,团队对mRNA纳米药物进行了精细优化。优化后的mRNA NP显示出强大的黏液穿透能力,并可通过巨胞饮作用被肠细胞高效摄入,实现内体逃逸。在体内实验中,大鼠接受Cy5-mRNA RNACap后,结果显示胶囊可以完整通过胃部,并在小肠中于2小时后开始溶解,在46小时内完全释放,荧光信号仅集中在肠道,其他器官未检测到任何信号泄漏。进一步的实验也证实,EGFPIL-10mRNA在大鼠小肠和结肠中均能得到高效表达。

有效性测试中,利用DS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IL-10 mRNA RNACaps25μg/次,3次)显著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AI),并延长结肠长度,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其效果与标准治疗药物相当。同时安全性评估表明,肝肾功能指标正常,组织切片未发现明显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在一项更贴近人类胃肠道结构的猪模型中,给药FLuc-mRNA RNACaps300 μg/猪)后,发现胶囊在猪胃中保持完整,并在8.5小时内实现肠道mRNA的高效表达。与此同时,给药IL-10 mRNA RNACap300μg/猪)后,显著提升了猪肠道及血清中的IL-10水平,且在主要器官中未观察到损伤。

综合而言,这项研究首次实现了液态mRNA的高效口服递送,突破了传统的胃肠道屏障,显示出了在急慢性结肠炎模型中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NACap的问世,为mRNA药物非注射给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未来肠道疾病乃至系统性疾病的治疗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希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