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上半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新药审批方面收获颇丰,两大机构积极推动创新疗法的落地,其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成为亮点。从地理维度看,FDA上半年共批准16款新药上市,其中7款为抗肿瘤药物,包括两款ADC药物:第一三共的德达博妥单抗和艾伯维的Emrelis。而NMPA则批准63款新药,其中27款为抗肿瘤药物,有4款双特异性抗体和1款ADC药物获批上市。
ADC疗法的创新进展尤其受到关注。德达博妥单抗是一款靶向TROP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采用第一三共的DXd-ADC技术开发,已经在全球多地区获得了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FDA于1月批准该药物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并在6月进一步批准其用于无法手术的EGFR突变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恒瑞医药的瑞康曲妥珠单抗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为中国首个定位于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ADC药物,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高效的抗肿瘤能力。
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泽尼达妥单抗和塔奎妥单抗等药物表现出强劲的治疗效果。泽尼达妥单抗旨在靶向HER2高表达的胆道癌,而塔奎妥单抗则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试验显示其总缓解率超过70%,尤其在既往接受过T细胞重定向治疗的患者中继续保持疗效。
与此同时,在交易方面,2025年上半年关于ADC和双抗类药物的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涉及授权和许可的交易多达30项,交易金额达数十亿美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达生物与罗氏就IBI3009候选药物达成的合作,及信诺维与安斯泰来的协议,这些合作展示出各制药企业在全球创新治疗领域的动力与活力。
此外,欧洲也在上半年批准了多款双抗和ADC药物,这显示出全球对这些新型治疗方法的认可与期待。整体来看,ADC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发展,在推动复杂疾病治疗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方面,正迈出关键一步。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