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中国B7H3 ADC药物Ifinatamab Deruxtecan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试验最新数据揭晓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9-12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最近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第一三共默沙东合作研发的B7H3 ADC药物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以LBA口头报告形式展示了其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后续单药治疗中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自2024年于WCLC首次披露二期临床数据以来,I-DXdSCLC治疗领域备受关注。此次会议上公布的最新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药物在SCLC后线治疗中的潜力。

此次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且单臂的期试验,专注于评估I-DXd在之前接受过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共有137名经过治疗的SCLC患者参与了此试验,接受每三周一次、剂量为12mg/kgI-DXd方案。患者中位数随访时间达12.8个月,治疗线数分布分别为二线(23.4%)、三线(54.7%)及四线(21.9%)。

在主要疗效方面,I-DXd展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48.2%,疾病控制率(DCR)更是高达87.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3个月,而中位起效时间则为1.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则达到了10.3个月。

在亚组分析发现中,接受了PD-L1疗法、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和卢比替定的患者,其响应率相较未接受这些治疗的患者略低。不过,令人振奋的是,在接受DLL-3/CD3双抗tarlatamab且有耐药情况的三线以上人群中,响应率高达71.4%,这提示I-DXd与免疫疗法可能存在协同效果,为SCLC的治疗策略带来了新的思路。

此次研究中对于药物的安全性数据也值得关注。治疗中任何级别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为98.5%≥3TEAE的发生率为62.0%。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89.8%,而≥3TRAEs的发生率为36.5%。值得注意的是,5TRAEs的发生率为4.4%,主要包括间质性肺病/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及肺败血症。

作为全球首款针对小细胞肺癌的B7H3 ADC药物在二期临床中取得的完整数据,I-DXd12mg/kg的剂量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其中尤其在经治的三线人群中表现突出。面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巨大医疗需求,I-DXd联合治疗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令人期待更多的研究深入。

关于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抗体偶联药物,利用第一三共独有的DXd ADC技术,针对B7-H3蛋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抗体靶向癌细胞表面的B7-H3蛋白,释放细胞毒物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这一特殊的机制使其在多种癌症类型中表现出色。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