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慧教授于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中,介绍了一项关于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的新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针对在同步放化疗后是否应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进行巩固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过根治性CCRT且疾病未进展的LS-SCLC患者,特瑞普利单抗的巩固治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与仅进行观察相比,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6%(HR=0.54, 95% CI: 0.31-0.94,P=0.03)。两年PFS率达57.0%,而观察组则为36.2%。与此同时,死亡风险降低59%(HR=0.41,95% CI: 0.20-0.82;P=0.01),两年总生存(OS)率在特瑞普利单抗组为79.2%,而观察组为59.1%。
这项II期随机对照研究(NCT04418648)从2020年6月至2024年5月间,共招募了98位患者,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接受特瑞普利单抗(240mg,IV,Q3W,持续6个月)巩固治疗或仅进行观察。患者的疾病分期及是否接受预防性颅脑照射是随机化分层的考量因素。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针对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评估中,研究表明两组患者中均无5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特瑞普利单抗组与观察组的3或4级肺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近:2.1%对比2.0%。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靶点的单抗药物,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临床研究。现已在中国内地批准了12项适应症,并涉及多种癌症治疗。自2020年特瑞普利单抗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以来,其多项适应症成功被纳入其中。
随着特瑞普利单抗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展,其已在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地区获得上市许可。这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在全球市场上的认可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