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中国自主研发TROP2 ADC新药:重塑EGFR突变肺癌治疗新格局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9-15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肺癌的治疗领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直面临靶向药物治疗耐药后的治疗困境,传统化疗的疗效受限且副作用明显。由张力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发的国产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用于肺癌治疗的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其研究成果不仅登上了《BMJ》等国际权威期刊,还打破了EGFR突变肺癌患者后续治疗选择的僵局。

在临床实践中,EGFR突变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其在中国患者中的突变率高达40%-50%EGFR靶向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长期治疗中耐药问题无法回避。当患者经过一线和二线靶向药物以及后续的含铂化疗无效后,临床选择便极度受限,多西他赛成为垂死挣扎般的标准方案,但其疗效远未达到预期。多西他赛的客观缓解率仅为10%-1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2.8个月,同时它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打破这一后线治疗困局显得尤为重要。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研发为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在早期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尤其是EGFR突变阳性患者,对该药物显示了超过50%的客观缓解率。基于这一积极的结果,研究团队进行了OptiTROP-Lung03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均优于多西他赛。具体来说,该药物的客观缓解率达到45%,几乎是对照组多西他赛的三倍,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则从2.8个月延长至6.9个月。此外,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死亡风险降低了51%

在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开发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精准的目标患者筛选,掌握了药物研究的关键。已往的两款TROP2 ADC由于未能成功区分患者群体而遭遇失败,这进一步启示团队,药物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是成功的关键。研究发现,EGFR突变阳性患者不仅TROP2表达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TROP2的内吞作用显著增强,而这一机制有助于药物更好发挥作用。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获批只是其在肺癌治疗领域重塑生态的起步。研究团队正致力于拓展其适用范围,包括在EGFR-TKI耐药后尚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进行研究,并尝试将它应用于一线治疗。如果这些研究顺利推进,将意味着该药物在肺癌治疗中能进一步提前并发挥更大作用。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问世不仅为中国的EGFR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也在全球树立了一个典范。外国同类药物的研究已开始参考这一研究设计理念。随着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现,这款国产新药将在肺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助推全球治疗向更精准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