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团队宣布,已成功开展了一项针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这项试验始于2023年,以BL-B01D1(izalontamab brengitecan)为试验药物,属于全球首个EGFR和HER3双特异性ADC药物。2024年,相关研究成果在欧洲肿瘤年会(ESMO)作为口头报告进行了分享,并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展示了其在抗肿瘤领域的重要意义。
BL-B01D1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随后内吞并释放有效成分Ed-04,从而阻断DNA复制和RNA合成,最终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在此次试验中,全国共41名患者参与,他们被细分为2.2 mg/kg、2.5 mg/kg和2.75 mg/kg三组进行治疗。在最主要的2.2 mg/kg组中,取得了44.1%的客观缓解率和88.2%的疾病控制率。尤其在接受过单一铂类化疗或ADC治疗的1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显著达到了80.0%。经过10.2个月的中位随访,研究显示无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7.3个月,而肿瘤反应的中位持续时间则达到了11.3个月。
该研究不仅是对EGFR-HER3双特异性ADC在尿路上皮癌领域应用的先驱性探索,还通过其卓越成果填补了国内晚期尿路上皮癌后线治疗的空白。目前,BL-B01D1治疗尿路上皮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经被提上日程,进一步致力于提升这一疾病的治疗水平。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