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据最新医学研究报告,艾滋病(AIDS)作为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免疫系统严重衰退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目前,全球约有4000万HIV感染者,使艾滋病的防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目前是标准的HIV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这种疗法能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和减缓病情加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ART无法根本治愈艾滋病患者,且长期治疗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此外,每日用药的依从性对患者是一大挑战。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单次投药并长时间持续抑制HIV的方法,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医学背景下,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艾伯维(AbbVie)公司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突破性研究于2025年10月15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该研究探索了一种名为Budigalimab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药物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并进行了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这一药物具备在无ART条件下控制HIV的潜力。
慢性HIV-1感染的过程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耗竭和T细胞的功能减弱,而Budigalimab通过阻断PD-1,可能在不依赖ART的情况下恢复免疫反应,从而对病毒进行抑制。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1b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对41名HIV感染者进行了低剂量的Budigalimab静脉注射。试验结果显示,在长达44周的试验中,药物耐受性良好,除个别不良事件外,大部分参与者并未表现出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副作用。
研究还发现,在一组参与者中,进行Budigalimab多次注射后,有部分患者在停止ART治疗后,病毒反弹延迟,并且维持低于检测限的病毒水平超过六周。这一发现为开发无需长期ART的疗程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总体而言,本次临床试验不仅达成了预设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目标,还展现了Budigalimab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疗效。这为HIV治疗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预示着终结终身治疗的曙光。研究团队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2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