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WSC 2025 - TRACE-5研究揭示中国替奈普酶在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治疗中的新突破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10-27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1022日至24日,第17届世界卒中组织大会(WSC 2025)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举行。大会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熊云云教授在主会场报告了一项受到国际瞩目的临床研究——TRACE-5,该研究由王拥军教授领导的团队进行,探索了0-24小时替奈普酶用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

过去,TRACE-Ⅲ研究已经显著改变了卒中治疗的时间窗,将静脉溶栓的起点从传统的4.5小时延伸到24小时,让更多患者受益。然而,对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仍面临着更高的死亡和致残风险。我国的ATTENTIONBAOCHE试验已经验证了血管内治疗的积极效果,但由于其在全球的应用限制,寻找有效的溶栓药物成为关键任务。TRACE-5研究因此致力于评估中国替奈普酶在改善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TRACE-5是一项由多家中心参与的前瞻性研究,设计为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关注的是替奈普酶在发病24小时内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中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为三个月时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包括颅内出血在内的安全性评价。

TRACE-5研究中,共有452例患者被纳入,分别分配至替奈普酶组和标准药物治疗组。研究发现,替奈普酶组在改善患者功能结局方面表现优于标准组。此外,替奈普酶并没有增加出血风险,这为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新治疗选择。

TRACE-5研究的成果不仅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全球提供了基底动脉闭塞诊疗的新证据。同时,该研究也为制定未来卒中治疗的国际指南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继续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歇。TRACE-4TRACE-BEYOND等研究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目标是进一步拓展中国替奈普酶的应用领域,为卒中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