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11月2日,复宏汉霖 在上海“2025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上公布了其PD-L1抗体偶联药物(ADC)HLX4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关键数据更新。此次发布首次整合了HLX43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重点评估了推荐剂量阶段(RP2/3D)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验证了该药物在包括NSCLC在内的实体瘤中的突出疗效和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
 
 
HLX43是一种在抗肿瘤治疗中潜力巨大的广谱ADC,它结合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和载荷细胞毒性两种机制。临床前研究表明,HLX43在面对PD-1/PD-L1抑制剂耐药的多种瘤种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和食管癌,显示出了治疗潜力。同时,这款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特别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无论是否存在EGFR突变或脑转移,PD-L1表达与否)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无需生物标志物筛选。
 
 
在为期研究的过程中,2.0 mg/kg或2.5 mg/kg被确定为HLX43在NSCLC研究中的推荐剂量。此次发布的数据集中展示了在此剂量下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研究整合了HLX43-FIH101和HLX43-NSCLC201两项研究的成果,对174例接受过不同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了分析。
 
 
截至2025年10月22日,HLX43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各亚组中均验证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非鳞状NSCLC患者中,ORR和DCR分别为48.6%和94.3%。在曾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HLX43也表现出显著疗效,ORR高达38.5%。
 
 
HLX43在PD-L1阴性患者中同样有效,显示出39.5%的ORR和86.0%的DCR,表明其疗效不受PD-L1表达水平限制,有望扩展至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安全性方面,HLX43展现出低毒性,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淋巴细胞减少和贫血等,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为未来的一线疗法及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
 
 
HLX43的开发依托于其精准的分子设计和创新的多机制作用。选择PD-L1作为靶点,使其不依赖于生物标志物筛选,具备广谱ADC的开发潜力。HLX43通过独特的双重机制,即ADC靶向和免疫检查点抑制,显现出成为同类最佳和疾病领域最佳药物的潜力。
 
 
除此之外,HLX43在其他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也在积极开展,并已获得FDA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复宏汉霖的全球临床布局正在加速推进,计划通过包括联合疗法在内的多维研发策略,挖掘HLX43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致力于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突破性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