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乐普生物:血液肿瘤新星,CD20 ADC联合BTK在DLBCL治疗中显卓越成效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11-07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126日至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本次大会上,乐普生物研发的新药MRG001联合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最新二期临床数据揭晓,备受行业瞩目。

截至2025620日,该项二期研究共招募了22名复发/难治(R/RDLBCL患者,他们均在此前的标准治疗中未能取得成功。这些患者中,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线数为3线(范围为110线),其中11名患者(占50.0%)经历过三级或以上的治疗。此外,有8例患者(占36.4%)患有大肿块疾病,其肿瘤直径≥7.5厘米。

在可评估疗效的16例患者中,总缓解率(ORR)达到75.0%95% CI47.6-92.7),其中25.0%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50.0%实现部分缓解(PR)。同时,疾病控制率(DCR)更是达到了93.8%95% CI69.8-99.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关键高危亚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此前接受过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患者中,ORR达到100%;接受≥3线治疗的患者中,ORR达到87.5%DCR达到100%;而肿块型病变患者的ORR50.0%DCR100%

在安全性方面,14例患者(占63.6%)经历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4.5%)和白细胞计数减少(36.4%)。经对症治疗后,这些副作用均可痊愈,未见因副作用导致的停药或死亡病例。

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40-50%。据统计,中国在2024年的新发病例数约为19万例。根据CSCO 2025年指南,一线治疗主要以R-CHOPPola-R-CHP为主,而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包括CD3/CD20双抗、CD19单抗联合来那度胺以及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等。

虽然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作为单一用药在R/R DLBCL中的疗效有限,ORR仅为29.3-26.8%,需要结合患者的基因分型精确选择。然而,将BTK抑制剂与抗体偶联药物(ADC)或双特异性抗体联合使用,通过机制的互补,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打击。这一方向在MRG001-C002研究的早期数据中得到验证,彰显了联合治疗的潜力。

CD3/CD20药物是另一类在R/R DLBCL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中罗氏的格非妥单抗已在三线及以上适应症中获批。STARGALO研究表明,格非妥单抗与GemOx联合用药相较于R-GemOx显示出显著的益处。

综上所述,MRG001BT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显著的疗效,有望解决BTK抑制剂作为单药时疗效不足的问题,同时显著提升了二线治疗的效果。对于CD3/CD20双抗耐药的患者,MRG001+BTK联合治疗同样展示了100%ORR,为这些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乐普生物在巩固其ADC领域地位的过程中,维贝柯妥塔单抗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全球首款EGFR ADC的问世。在国际市场方面,乐普生物的MRG007已经完成授权出海合作,是首款旨在胃肠道肿瘤领域的CDH17 ADC,将快速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同时,随着实体瘤ADC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血液瘤ADC也取得了临床突破。CD20 ADCDLBCL这一血液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不仅能与BTK抑制剂联合提高疗效,还能突破耐药性,在DLBCL领域中或将成为一款新的基石产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