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影响肾功能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肾功能逐步下降,并常与不同程度的贫血并存。随着肾功能的退化,贫血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导致心室肥厚,还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死亡风险。这一过程的核心原因在于,受损的肾组织中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不足。虽然外源性重组EPO已经成为治疗CKD相关贫血的标准方案,但由于其糖基化与天然EPO存在差异,且半衰期较短,加之传统给药方式可能导致局部浓度不足,从而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近日,吉美瑞生超级器官研发中心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作在权威期刊MedComm(中科院Q1,影响因子10.6)上发表了题为“Implant Renal Injury-Responsive Cells to Supplement Erythropoietin and Protect Kidney Injur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专注于解决慢性肾病中因EPO缺乏导致的贫血,构建了一种能够识别肾损伤信号并自主分泌EPO的智能细胞系统——iREP细胞。该系統不仅能纠正贫血,还能保护肾功能。此外,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利用来源于尿液的SOX9⁺肾干细胞作为移植的种子细胞,开创了慢性肾病细胞治疗的新思路和技术路径。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系统地揭示了肾损伤过程中内源性EPO信号的空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EPO在损伤区域的表达显著减少,而其受体EPOR/CD131主要集中在损伤及附近的修复区域,这表明局部EPO信号可能在肾脏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肾损伤标志分子Kim1在EPO低表达区域显著上调,显示其可以作为肾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分子。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由Kim1驱动的“损伤感应EPO表达系统”(iREP)。这个系统能够在肾脏受损时自动识别损伤信号并启动EPO分泌,并在顺铂诱导的体外模型中表现出快速响应和可逆关闭的特性,显示了良好的可控性。通过将改造过的HEK-iREP细胞移植到小鼠肾脏后,细胞在损伤区域被特异性激活,促进了红细胞生成,恢复了血红蛋白水平,并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酐和肾纤维化程度,表明该系统在改善肾功能和缓解肾损伤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同时,研究团队从健康供体的尿液中成功克隆得到了SOX9⁺肾干细胞(USC),并实现其iREP工程化。这些USC-iREP细胞在体内外均能识别肾损伤信号并分泌功能性EPO,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自体移植潜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响应肾损伤信号并自动调节EPO生成的“智能细胞疗法”,在纠正贫血和保护肾功能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为慢性肾病的精准细胞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平台。
在今年早些时候,吉美瑞生基于其肾干细胞技术开发的REGEND003自体细胞回输制剂,已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受理号:CXSL2500196),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肾脏前体细胞产品。这个产品被设计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等多种慢性肾脏问题,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首例患者的治疗。利用创新的再生技术,REGEND003实现了肾小管与肾小球组织细胞的功能再生,从而修复肾脏结构和提高肾功能,是一种开创性的药物(First-in-class),在慢性肾病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他们的通用型智能肾干细胞技术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进入临床阶段。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