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办的2025年美国肥胖症周(ObesityWeek 2025)大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甘李药业携其研发的口服GLP-1RA药物——博凡格鲁肽(GZR18)片,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全球4500多名顶尖专家呈现了中国在医药创新领域的崭新成就。
在此次大会中,甘李药业展出的博凡格鲁肽片I期临床研究结果获得了高度关注。这项研究在中国的健康受试者中进行,数据显示,该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支持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此外,多次给药后显著的体重减轻效果令人鼓舞。相比于目前市场上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等注射类药物,博凡格鲁肽的口服给药方式为GLP-1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这也是甘李药业连续第二年在这个国际性的舞台上展示其研究成果,显示出其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从“跟随者”逐步迈向“同行者”的转变。
除了口服制剂,甘李药业并未止步,其所研发的GZR18注射液作为全球潜在首个GLP-1双周制剂,也在中国和美国同步推进关键临床试验。2025年3月,该药物在美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实现首例受试者用药。这项研究计划招募285名受试者,与礼来的替尔泊肽进行直接对比,以评估其24mg、36mg、48mg剂量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不仅是中国药企首次在GLP-1药物领域向全球“金标准”发起挑战,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甘李药业自信的背后是其扎实的临床数据。在前期IIb期研究中,GZR18注射液的高剂量组在30周治疗后显示,受试者的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达17.29%,且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一表现不仅优于单靶点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的双靶点机制相比也具备竞争力。而其每两周一次的给药方案,相较传统的每周注射GLP-1药物,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不含非标准氨基酸残基,也在降低生产难度和免疫风险方面构筑了技术屏障。
然而,甘李药业在面对诺和诺德与礼来这两大巨头对全球GLP-1市场的严格控制时,依然面临挑战。其需要在后续III期临床中持续验证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在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准入领域进行更大投入。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当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肥胖症周大会上获国际同行百般认可时,全球减重药物市场的格局无疑已开始悄然改变。
从胰岛素到GLP-1,从注射到口服,再到每两周一次给药,甘李药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紧跟代谢性疾病治疗技术的进步。2025年美国肥胖周大会,或许只是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减肥市场崭露头角的预演,然而,它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实力不仅局限于跟随,而是正在成为重塑游戏规则的重要角色。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