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1月10日,广生堂药业自主研发的核心药物GST-HG131在“乙肝临床治愈登峰计划”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药物是一种口服小分子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其II期研究数据被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评选为“最新突破摘要”,并在年会上由广生中霖董事长张玉华博士进行现场报告。此事件标志着国际学术界对广生堂在乙肝创新领域取得的临床数据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
作为全球首个完成II期临床研究的口服HBsAg抑制剂,GST-HG131通过其简便的口服方式,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依从性。这一药物因其显著的临床优势,已于2025年7月被中国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在临床II期研究中,患者服用12周后,平均血清表面抗原值降低0.9 log IU/ml,峰值降低可达1.64 log IU/ml。特别值得关注的是,76.5%的乙肝患者在三个月内,其血清表面抗原水平可降至100 IU/ml以下。
保持低水平的表面抗原(尤其是低于100 IU/ml)对改善乙肝患者的长期预后,尤其在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低于这一水平的患者对免疫重启更敏感,更容易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为联合临床治愈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乙肝临床治愈登峰计划”中,广生堂计划通过GST-HG131与GST-HG141的联合治疗,针对乙肝经治患者开展临床试验。GST-HG141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CCCDNA病毒库耗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GST-HG131结合后,通过这种双重机制,希望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目标。此联合治疗方案已被纳入国家“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并已获批临床试验申请。
本次AASLD年会中,作为乙肝临床治愈标志物的HBsAg清除成为研究热点,GST-HG131作为全球首个在II期研究中显著降低HBsAg水平的口服药,吸引了不少权威临床专家和跨国药企的关注与合作意向。广生中霖董事长张玉华博士在会上表示,GST-HG131被选为AASLD年会“最新突破摘要”进行现场报告,是对广生堂团队多年来坚持创新的认可。该药物在快速、显著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