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诺华BTK抑制剂获中国批准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11-27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125日,诺华公司宣布其创新药物瑞米布替尼片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H1抗组胺药物无法充分控制的成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这一批准标志着CSU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开启了通过口服小分子靶向治疗该病的新篇章。此外,该药物的核准显著拓展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作为靶点在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荨麻疹通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出现的风团、瘙痒血管性水肿等症状,病程超过六周。而在其不同分类中,CSU是最为常见的亚型之一。患者除了表面上的躯体不适,往往伴随其他常被忽视的症状,约35%的患者同时患有慢性诱导性荨麻疹,28%的患者至少存在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24%的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还有31%的患者患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组胺药。然而,超过一半的CSU患者单纯使用H1抗组胺药不能充分抑制症状。瑞米布替尼片作为一种新型选择性共价结合BTK抑制剂,通过阻断BTK信号通路,抑制瘙痒性风团及肿胀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快速起效,并在长期使用中展现出持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使得瑞米布替尼片可能成为新一代的CSU治疗选择。其作为口服靶向药物,使用方便,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遵从性和疾病管理能力。

此次批准基于两项关键性3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REMIX-1REMIX-2的结果。研究显示,使用二代抗组胺药仍未能完全控制症状的CSU患者,在使用瑞米布替尼片治疗一周后,症状便有显著改善,这种疗效可以持续至第52周。此外,该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