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GLP-1市场竞逐:辉瑞遭遇挫折,礼来领先,中国药企如何破局?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4-24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辉瑞20254月做出了一项重大的战略调整,宣布将停止对其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Danuglipron的研发。这已经是辉瑞在这一领域的第二次挫折,这一决定不仅突显了小分子GLP-1开发的临床风险,还反映出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与此对比,礼来公司则在该赛道上以Orforglipron的出色表现领跑全球,同时,国内的恒瑞诚益等企业也正在通过授权合作加速国际化进程。随着口服降糖和减重药物需求的不断增长,小分子GLP-1是否能够突破多肽类药物在产能与成本上的限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辉瑞的研究中,LotiglipronDanuglipron两款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发都遭遇了障碍。在2023年,Lotiglipron因临床试验显示受试者肝酶水平升高,辉瑞被迫停止了该药物的研发。随后,Danuglipron也因在临床试验中引发患者不佳的耐受反应,包括高比例的恶心呕吐,在2023年底停止了一日两次服用制剂的开发。即使辉瑞尝试继续推进一日一次制剂的开发,但在2025年,由于一例严重的肝损伤事件,辉瑞最终决定完全终止该药物的研发。

以上经历显示出小分子GLP-1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复杂平衡问题。辉瑞的挑战提示行业,在已验证的GLP-1靶点上,安全性仍将是关键难题。小分子药物的优势不明显,其不确定的反应机制需要谨慎处理。

与辉瑞的撤退不同,礼来公司成功展现了Orforglipron的积极进展,这款每日一次的口服非肽类GLP-1受体小分子激动剂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个三期临床试验,涵盖了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关键领域。Orforglipron通过其小分子的特质,在生产成本和产能上显示出显著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制药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小分子GLP-1赛道的国际竞争。恒瑞医药通过与美国Hercules公司的授权合作,旨在加速其GLP-1类创新药物的国际化。类似的合作在诚益生物和翰森制药中也有体现。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携手推进其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而翰森制药则与默沙东达成了合作协议,以全球化HS-10535的开发与商业化。这种借船出海的策略让中国药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技术和市场拓展的机会,但仍然需要平衡合作中的风险与收益。

小分子GLP-1药物在解决产能与成本问题上具有较强的潜力。然而,辉瑞的经验教训表明,在追求这些优势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依然不可忽视。未来,小分子GLP-1药物若要在市场中成功站稳脚跟,不仅需要稳定的生产工艺和确保产品质量的机制,还需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保持突出优势,甚至拓展更多的适应症。

总之,辉瑞的撤退与礼来的进攻是该领域发展的缩影,也为国内药企提供了反思和借鉴。如何攻克安全性难关,并在产能与成本优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将成为小分子GLP-1赛道中各参与者的核心命题。中国药企在国际化过程中,亟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做出长远规划,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挑战。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