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PROTAC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董城、石磊、陈东星和谢松波等学者,于4月28日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研究开创性地将E3连接酶GID4(葡萄糖诱导降解缺陷复合物4)应用于PROTAC分子设计中。这一创新为多个难治性蛋白的靶向降解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方案。
研究团队基于GID4设计了新的PROTAC分子,并揭示了GID4-PROTAC-BRD4三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从而深入理解了GID4介导底物降解的分子机制。借助这一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高效的降解剂NEP162,实现了针对BET家族蛋白BRD4的精准消除。
为了验证GID4作为E3连接酶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包括NEP108在内的一系列PROTAC分子。实验结果显示,NEP108在降解BRD4方面表现出显著活性,而阴性对照则无此效果,进一步证明了PFI-7作为E3连接酶配体的潜力。
研究人员还解析了GID4-NEP108-BRD4之间的晶体结构,发现NEP108巧妙地夹在BRD4和GID4之间,并形成结合作用。在比较连接链长度对活性的影响后,研究者们对NEP108进行了结构优化,最终设计出更高效的PROTAC分子NEP162。实验结果表明,NEP162不仅能有效降解BRD4,还具有更强的GID4结合亲和力。
结构分析显示,NEP162通过连接子连接GID4与BRD4的结构域,形成动态稳定的结合模式。这样设计的NEP162在纳摩尔级别就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DC50=1.2μM),同时在异种移植瘤模型中有效降低肿瘤内BRD4水平,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其毒性微乎其微。
此外,研究还证明了GID4-PROTAC平台在其他靶标如ERα和SMARCA2等蛋白降解中的广泛应用性。此项研究不仅为PROTAC开发提供了新的E3连接酶选择,也为药物设计开辟了新思路,扩展了PROTAC的靶向范围,为解决“不可成药”靶点问题提供了创新工具。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