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过去十年里,以PD-1和PD-L1免疫检查点为核心的免疫治疗方法,彻底改变了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模式。但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他们难以从中受益,IV期结直肠癌甚至被视为医学难题。因此,如何扩大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并解决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肿瘤学界亟待解决的"世纪挑战"。
在这关键时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的人体临床试验,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突破性思路。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探索增强免疫系统抵抗晚期胃肠道癌症的创新路径。该研究成果不仅在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还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亮相。
实验结果显示,这项技术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并显示出显著潜在疗效,尤其在晚期患者中释放出强大的抗癌潜力。作为实验创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首次尝试,它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通过精准抑制细胞免疫检查点CISH,研究人员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抗癌路径。这不仅是CISH基因干扰技术提升抗肿瘤免疫能力的首次临床验证,也对传统免疫疗法的局限性发起了革命性挑战。这如同一把"金钥匙",正在解锁实体肿瘤治疗的全新纬度,将癌症治疗领域带入新纪元。
一项由《柳叶刀》及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大会报道的I期试验(NCT04426669)为晚期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研究测试了一种通过CRISPR/Cas9技术“剪辑”CISH基因的患者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并首次系统评估了该疗法在晚期肠胃上皮癌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CISH是SOCS家族的一个关键成员,该研究探索了通过破坏CISH基因产生一种新的免疫检查点的可能性,其机制不依赖于肿瘤表面PD-L1的表达,为攻克免疫耐药开辟了新途径。
共有12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参与研究,经非清髓性淋巴细胞耗竭化疗后,他们接受了基因编辑TIL注射,并辅以高剂量IL-2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29天,结果显示:12名患者中的一半在第28天实现病情稳定(SD),其中四例将这一状态保持了56天。对于经多线治疗预后极差的患者,他们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57天,中位总生存期为129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高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神经毒性,反应主要局限于化疗和IL-2常规效应。
这些数据不仅突破了传统疗法的预期,也表明CISH抑制策略对患者群体的显著临床价值,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特别是一位对传统疗法耐药的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实现了持续超过24个月的完全缓解,为晚期癌症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示例。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人体抗癌的"精锐部队",这些细胞驻扎在肿瘤组织内,具有识别肿瘤抗原的独特能力。然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导致大多数TIL逐渐耗竭失效。因此,现代医学通过技术手段挽救幸存的高活性TIL进行体外扩增,最终形成强大的“抗癌军团”回输到患者体内。
自1988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开启临床探索以来,这一创新疗法在多个实体瘤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该疗法在肺癌、宫颈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
长期以来,TIL疗法被视作将癌症组织“变废为宝”的神奇方法,是隐藏在患者体内的最强抗癌力量。在经历30多年的发展后,这一技术逐步从基础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实践,成为抗癌领域一个充满希望的力量。近年来,我国也积极推进TIL疗法的研究,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不同实体瘤展开临床试验。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