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安龙生物再次取得了一个重要的临床批件。公司自主研发的AL-001眼用注射液,作为全球首款通过脉络膜上腔给药的基因治疗产品,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即将开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研究。这一批准标志着安龙生物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该公司的wAM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I期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多家中心顺利开展。本次DR临床试验的获批,再次证明了国家药监部门对该产品的认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2.33亿人,其中超过34%同时患有DR。由于目前尚无针对全阶段的有效疗法,DR导致的失明和低视力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健康难题。
AL-001作为国内首创、全球第二个采用脉络膜上腔给药的基因治疗产品,开创了“全球首例通过该途径表达阿柏西普”的先例。研究表明,这种给药方式可以让药物环绕整个眼球,突破黄斑区域的局限,特别适合于病变累及视网膜全层结构的DR。此外,脉络膜上腔给药也是目前AAV载体药物最安全的给药方式,对于DR患者尤为重要。
2021年,美国Adverum公司曾因类似产品的玻璃体腔注射方法在DR&DME(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上出现事故而失败,给AAV载体药物在眼科慢病治疗上的应用造成了冲击。之后,美国ReginxBio公司通过脉络膜上腔给药方式,在DR的二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优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使ABBVIE公司达成了17.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可以看出,脉络膜上腔给药方式成为基因治疗药物进入DR临床试验的关键。
从研发战略与前景来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陈有信教授指出,基因治疗是对蛋白治疗的重要补充而非替代。未来,患者在确诊后可能首先接受蛋白治疗,待疗效明确后,再由基因治疗替代后续的频繁注射。这种疗法的价格与蛋白治疗相当,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持续给药产生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药物有望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不仅能显著减轻患者负担,还能为国家医保节省大量医疗开支。
安龙生物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基因治疗和核酸药物的研发,致力于开发基于siRNA(小干扰RNA)和AAV(腺相关病毒)等前沿技术的创新药物。公司重点布局慢性病、代谢类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疗法。通过AAV基因治疗和siRNA小核酸药物两大技术平台,安龙生物正快速推进多个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