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被乙型肝炎病毒(HBV)夺去,这种病毒以其高度隐匿性著称,即便在经过治疗之后,仍可能潜伏并卷土重来。然而,随着一种新型药物的出现,这一情况或将迎来重大改变。
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中的一篇论文介绍,圣路易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名为RNA干扰(RNAi)疗法的新药,在慢性HBV感染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药物通过抑制HBV病毒抗原来削弱病毒活性,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补充和扩展了现有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这些药物能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从而更加接近于功能性治愈的目标。
目前,全世界已有约2.56亿人受到HBV的慢性感染,尽管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可以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但治愈方案仍然缺失。大部分成年人感染HBV后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对于一些特别是在婴儿期感染的人来说,病毒会长期存在,带来肝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HB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
据科学家估计,未经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将有20%至40%的人因肝功能衰竭或肝癌去世。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占全球一半肝癌病例的根源,并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问题。
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John Tavis博士表示,"功能性治愈" 指的是在治疗后至少六个月内,清除患者体内的HBV DNA和一种重要病毒蛋白,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病毒将很难复发,相当于自然清除,这样患者未来健康风险不高。
在医疗界,如果能够为患者提供功能性治愈的方案,将会是非常理想的突破。然而,Tavis博士指出,这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治愈,因为某些人即便在急性感染后清除了病毒,体内可能仍有可复制的HBV存在,特别是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这些病毒可能会复活。此外,部分病毒DNA会嵌入人类基因组,这些片段虽然不会复制,但可能产生病毒抗原和致癌风险。
尽管如此,功能性治愈的实现仍会挽救大量生命,并有效限制病毒传播。研究团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充满信心。
为了攻克HBV,研究者认为需要采用多药联合疗法。除了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外,他们对那些阻断病毒抗原产生的药物寄予厚望,同时引入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药物,让人体自身抵御病毒。
论文中指出,病毒抗原不仅对病毒的形成与复制至关重要,还抑制了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受抑,你的身体无法有效抵御感染,就好像与病毒对抗时一只手被绑住。” Tavis解释道。他们非常看好RNAi药物,如葛兰素史克研发的Bepirovirsen,它不仅可在停药后继续抑制HBV,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帮助清除病毒抗原,从而揭去病毒为掩饰自己而制造的烟幕。当病毒抗原被清除后,再通过药物阻断病毒复制并激活免疫系统,最终目标是彻底清除HBV。
研究人员通过评估临床试验的药物数据,认为实现功能性治愈指日可待。“在现有的临床试验中,使用RNAi药物的联合疗法治愈率已达到30%,而标准疗法仅为约5%。” Tavis说,“我们在向前稳步迈进,前景十分乐观。”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