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Y-mAbs小公司4亿美元出让,技术平台显魅力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8-11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全球领先的特种制药公司SERB Pharmaceuticals宣布已成功完成对知名抗癌药企Y-mAbs Therapeutics的全资收购,此次交易的总金额高达4.12亿美元,并全额以现金支付。

Y-mAbs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核药研发的公司,并且在抗体药物领域颇具影响力。目前,该公司已有一款获批上市的产品,即DANYELZA®(那昔妥单抗,naxitamab)。这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其靶向GD2抗原,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GD2(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外胚层起源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广泛表达于多种实体瘤细胞上。近年来,该抗原成为了癌症免疫治疗的热点靶点。已获FDA批准的GD2靶点药物除了naxitamab之外,还有达妥西单抗(dinutuximab,二者均被用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此外,达妥西单抗有多个表达系统下的产品版本,包括Dinutuximab beta(通过CHO细胞表达)和Naxitamabhu3F8)。

在市场销售方面,naxitamabDinutuximab beta已经在中国上市。虽然未公布全球销售数据,但在中国,该产品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上市,预计至2024年其国内销售额将在人民币1.4亿至2.6亿之间。到2024年,naxitamab预计全球销售额将达约2.4亿美元。

除了现有产品外,Y-mAbs在研产品亦值得关注。尤其是在GD2靶点核药方面,其Radiopharmaceuticals Pipeline正处于研发前列。Y-mAbs的核心技术平台为SADA PRIT Technology Platform,其中SADA代表Self-Assembly DisAssembly,而PRIT则是Pre-Targeted Radioimmunotherapy。这一平台的分子结构复杂,每个单体约有70kDa,进入体内后发挥作用通过两个步骤。首先,药物结合于肿瘤细胞上,如图所示,多配位结合增加了靶向特异性,同时减少了对正常器官的脱靶风险。未结合的四聚体分子将解离为单体并被人体代谢。第二步,核素分子开始发挥其治疗作用。

虽然尚未有关于技术细节的更详尽公布,但基于四聚体或者多抗结构的设计理念,显著提高了药物的靶向结合能力,减少脱靶风险,与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有异曲同工之妙。在GD2靶点的其他在研产品中,CAR-T细胞疗法尤为活跃,目前已有约26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相比之下,正在进行研发的抗体药物仅有8个。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