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博生吉纳米抗体 CD7 CAR-T 获准列入突破性治疗计划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8-11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87日,博生吉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A3-17注射液已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并被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该药物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r/r T-ALL/LBL),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的自体CD7-CAR-T疗法。

与市面上常见的CD19BCMA CAR-T细胞疗法不同,CD7 CAR-T细胞的研发与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诸多困难,主要原因在于CD7同时存在于肿瘤T细胞和正常T细胞上。由于这一特性,CAR-T细胞可能发生相互杀伤,从而难以生成有效的治疗产品。此外,肿瘤T细胞残留在CAR-T产品中会阻碍其放行,而T淋巴细胞减少将会增加感染风险。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PA3-17注射液采用了创新的纳米抗体设计,增强了对肿瘤的攻击力和渗透力,并通过非基因编辑的PEBL阻断技术,防止了CAR-T细胞间的自相残杀,显著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

博生吉的这项技术路径以自体CD7-CAR-T为基础,相较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基因编辑敲除CD7TCR以制备健康供体的UCAR-T细胞方案,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首先,它规避了基因修饰可能导致的插入突变等风险,同时,体内CAR-T细胞的扩增能力与长期存续性更加优越。其次,通过高度优化的全自动制备工艺,该技术在成功率等关键指标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临床可及性。

2025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会议上,PA3-17注射液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得以公布。在13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R/R T-ALL/LBL患者中,使用该药物后客观缓解率达到84.6%11/13),完全缓解率为76.9%。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半数患者的缓解期持续超过15个月,而且这些患者均未进行干细胞移植。

安全性方面,治疗未引发三级及以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三级或更高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仅为23.1%,且无四级CRS的病例记录。

2012年以来,博生吉便致力于CD7单域抗体的研究,并相继进行CD7免疫毒素和CD7-CAR-NK的研发,最终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自体CD7-CAR-T细胞产品——PA3-17注射液。20218月,该药物获得CDE批准进入临床注册试验阶段;同年11月及202212月,分别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委员会(EC)授予孤儿药资格。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尚无CD7靶向药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共有超过20款相关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主要由国内企业和机构研发。在这些研发项目中,进展最快的已进入期临床试验,由雅科生物、博生吉医药、北恒生物以及晨泰医药等公司推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