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数据显示,海思科公司于8月13日正式注册了一项新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扩展的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HSK31858片在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E)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根据Insight数据库的资料,HSK31858是首个在国内进入Ⅲ期临床阶段的DPP-1抑制剂,标志着这一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HSK31858由海思科自主研发,是一种口服用、强效且选择性高的二肽基肽酶1(DPP-1)小分子抑制剂。2023年11月,海思科成功将HSK31858片在大中华区(包括港澳台)以外的权益授予Chiesi集团,交易总额达4.62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24年9月,海思科已经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研究(编号CTR20243623),主要目的是评估HSK31858片在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计划,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将在2026年11月28日揭晓。
此次新注册的Ⅲ期临床为一项单臂开放扩展研究,旨在评估此前参与HSK31858-301研究的NCFBE患者在长期用药情况下的安全性。
目前,全球仅有一款DPP-1抑制剂Brensocatib获得FDA批准,而在中国尚无此类药物获批。现阶段,国内有两款DPP-1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分别为海思科的HSK31858和勃林格殷格翰制药的同类药物。
另外,复星医药研发的DPP-1抑制剂XH-S004仍处于Ⅱ期临床阶段。8月11日,该公司已将XH-S004的海外权益转授权给了Expedition公司。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