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上海柯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在国际知名期刊《欧洲药物化学杂志》上正式发表了其关于新型抗血栓药物依福格雷(CG-0255)的重要研究成果。此项研究详细介绍了全球首创的巯基前药CG-0255的研究过程,包括药物发现、优化和其全面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抗血小板的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与现有治疗的挑战
全球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而血栓形成是这一疾病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通过阻断血小板上的P2Y12受体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例如氯吡格雷)被广泛用于治疗。然而,氯吡格雷需要经过肝脏的多步氧化代谢才能转变为活性物质H4,这不仅导致药物起效慢,还因个体的遗传差异而产生疗效差距,亦即所谓的“氯吡格雷抵抗”,且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此外,氯吡格雷仅有口服剂型,无法完全满足急救或吞咽困难患者的需求。
CG-0255的革新设计与优势
CG-0255是一种基于H4设计的新型巯基前药。该药物的创新设计在于无需依赖氯吡格雷的复杂氧化代谢路径,进入体内后,能迅速通过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羧酸酯酶(CES)一步水解,快速释放出活性物质H4。该药物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展现出多个优势:
1. 快速起效且个体差异小:动物实验中(比格犬)显示,无论是通过口服还是静脉注射,CG-0255都能在10分钟内起效,并在30分钟内达到最佳抗血小板效果。其代谢路径的简洁性避免了“氯吡格雷抵抗”的问题,减少了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与药物交互风险。
2. 多剂型开发潜力:CG-0255具备优良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促使其潜在开发为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前者适合长期预防性用药,后者则可在心梗、中风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明显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
3. 高效低剂量:实验数据表明,仅需氯吡格雷十分之一的剂量即可达到与氯吡格雷相同的H4活性水平并产生可观的抗血小板效果,这显示了更高的治疗潜力和更低的副作用风险。
4. 效力可预测:随着剂量增加,体内活性H4浓度及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显著提升,呈现明晰的剂量相关性,便于临床用药剂量的精确控制。
研究基础与未来展望
此项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及体内外模型验证,为CG-0255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优异的代谢稳定性与明确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临床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CG-0255正在美国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同时在中国也即将进行Ⅱ期临床试验。这一阶段的研究将全面评估其在人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物能否最终上市的关键一步。如果成功,CG-0255将可能成为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面临“氯吡格雷抵抗”或需要紧急救治者的一种新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