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8月15日,橙帆医药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上递交了一类新药VBC101的临床试验申请。根据此前发布的信息,该药为一款EGFR/c-Met双抗ADC药物,这也是橙帆医药首次递交的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橙帆医药专注于ADC和双抗药物的研发,之前已有两个临床前产品获得授权,涉及金额高达8亿美元,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此次VBC101临床申请被认为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6月,橙帆医药公布了其首个EGFR/c-Met双抗ADC药物的专利,具体编号为WO2025108427。该专利进一步展示了橙帆医药的技术平台,即在双抗结构方面采取的创新设计,与阿斯利康和科伦博泰有所不同,采用双c-Met和单EGFR的设计,提高了药物的内吞效率。具体而言,该设计利用纳米抗体串联HSA的单链形式和纳米抗体连接Fc的非对称双链结构。
在具体的靶细胞实验中,包括MDA-MB-468、EBC-1和NCI-H1975等细胞表现出良好的内吞作用。其中一些三特异性抗EGFR/cMet抗体分子,如V-23-Fc等,与食蟹猴EGFR/c-MET抗原也表现出相似的结合和解离速率,显示出交叉反应。
结合以上候选双抗ADC的独特机制和生物学特性,橙帆医药进行了ADC的偶联选择实验,并比较了多种组合形式,最终DAR值为4。根据后文的体内试验结果,优选了V-23-Fc的双抗结构,可能采用了VA-Exd或Gluc-Exd的ADC构造形式,在实验中发现葡萄糖醛酸的裂解可进一步放大药效。
通过在多种小鼠模型中的研究,V-23-Fc-Gluc-Exd展示出优于现有药物的药效,包括低剂量下也能优于AZD9592。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橙帆医药在双抗ADC领域的竞争力。
基于强生公司EGFR/c-Met双抗Amivantamab的成功,相关领域成为目前抗体偶联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包括AZD9592在内的一些产品尚未公布临床数据,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