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近期于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的FLAURA2临床试验结果揭示,奥希替尼在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再次证明了其一线用药的地位。研究显示,将奥希替尼与培美曲塞及铂类化疗联合应用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其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近四年(47.5个月),相比之下,单独使用奥希替尼的中位生存期仅约三年(37.6个月)。这一组合疗法相较于单药治疗,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3%。
研究的首席负责人、来自法国古斯塔夫·鲁西肿瘤研究所的David Planchard博士强调:“肺癌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维持其生活质量。所观察到的前所未有的中位生存期结果,明确表明这种联合疗法不仅能实现这两个目标,也为奥希替尼在晚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闻稿中特别指出,这次试验是全球范围内针对EGFR突变晚期肺癌报告的总生存期最长的3期临床试验成果之一。
根据介绍,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80%到85%为非小细胞肺癌,约75%的患者在发现时已属晚期。在欧美,大约5%到1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而在亚洲这一比例可高达30%到40%。作为一种第三代的不可逆EGFR-TKI,奥希替尼的临床疗效已于既往研究中得到证明,包括对抗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FLAURA2试验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在20多个国家纳入了557名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患者肿瘤携带EGFR外显子19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这些患者按1:1比例被随机分配到联合治疗组或单药治疗组,前者接受奥希替尼与化疗联合的治疗,而后者则服用奥希替尼单药。
此次OS分析在57%成熟度下进行,中位随访时间约51个月。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47.5个月,比单药治疗组的37.6个月多了近10个月。三年的生存率数据显示,联合组为63.1%,而单药组为50.9%;四年的OS率则分别为49.1%和40.8%。
Planchard博士特别指出,尽管单药组有77%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接受了铂类化疗,但联合治疗组仍体现出OS获益延长近10个月的显著优势。在所有预设亚组中,包括脑转移患者和EGFR L858R突变者,联合方案的OS获益均表现出一致性。
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安全性依然保持可控,与之前研究中的已知安全性一致。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有70%的患者经历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主要由化疗引发,而单药组这一比例为34%。两组中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分别为12%和7%。
阿斯利康肿瘤血液学研发执行副总裁Susan Galbraith称:“这一最新数据为肺癌患者设立了新的生存标杆。”
这次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不同类型的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中具有一致的生效表现,为治疗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依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