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9月8日,BioNTech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了一项重要的全球2期临床试验(NCT06449209)中期结果。该临床试验聚焦于评估一种创新性的药物组合,即PD-L1 × VEGF-A双特异性抗体pumitamig(也称为BNT327或BMS986545)与化疗药联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效果。新数据显示,该组合疗法展现出积极的抗肿瘤反应,并在无进展生存期等次要终点指标上有改善趋势,且与不久前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中发布的另一项中国研究(NCT05844150)结果一致。
这项试验是全球规模、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采用平行组设计,重点评估pumitamig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潜力。队列1的患者为初治患者,接受pumitamig结合依托泊苷与卡铂的标准化疗,再进行为期最多2年的pumitamig单药维持治疗,以确定理想剂量。队列2和3则探索pumitamig与紫杉醇或拓扑替康的联合应用效果。试验设定的主要终点为基于RECIST 1.1标准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标准,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等。
至2025年8月7日数据截止,共有43例初治患者参与试验,其中疗效可评价者38例。结果显示,该组合疗法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6.3%,特别在20 mg/kg剂量组的患者中达到85.0%。所有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均达到100%,较佳肿瘤缩小平均达到56.7%。截至目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30 mg/kg剂量组略有所延长为7.0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化疗方案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患者的耐受性较高,没有出现新的高风险安全信号,低于化疗或单一PD-(L)1、VEGF疗法的既有安全风险,停药率为14%。
小细胞肺癌(SCLC)在所有肺癌中约占15%,每年新增约25万病例,属最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这种癌症容易早期扩散并产生耐药,治疗难度高。传统一线治疗方案通常为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即便免疫治疗介入后,很多患者依然在数月内面临疾病进展。统计显示,广泛期SCL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表明急需新型治疗手段以改进无进展生存期。
此次取得积极结果的pumitamig,是BMS和BioNTech共同研发的高级双特异性抗体。它结合了PD-L1和VEGF-A两种机制,既恢复T细胞的抗癌能力,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抑制状态,从而抑制肿瘤血液供应和生长。这种融合机制有望提高治疗精准性,降低风险。
目前,超过1200名患者接受了pumitamig的临床评估。多达20项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或计划中,涉及超过10种实体瘤的治疗探索,力求评估pumitamig的广泛适用性。未来的全球注册性研究正在各国筹备,包括对比标准治疗方案于一线小细胞肺癌(ROSETTA LUNG-01)、非小细胞肺癌(ROSETTA LUNG-02)及三阴性乳腺癌(ROSETTA BREAST-01)的项目。
不仅如此,ROSETTA-LUNG-01(NCT06712355)作为一项3期关键试验,正于多地招募患者,研究pumitamig联合化疗作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效果,并计划扩展全球更多试验点。2025年,pumitamig还获得了FDA授予的小细胞肺癌孤儿药资格。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