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一款名为司普奇拜单抗的国产创新药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崭露头角,其覆盖的广泛患者群体,使得该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与医美圈中有“童颜针”和“少女针”相似的命名,司普奇拜单抗被称为“鼻炎针”。
司普奇拜单抗由康诺亚推出,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IL-4Rα抗体药物。在2025年,它成功获得批准,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尽管尚未被纳入医保,该药一针价格为1812元,但通过“购买两针赠送一针”的援助政策,患者负担得以减轻。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全依靠患者自费的情况下,司普奇拜单抗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1.69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在同一时间段内,康诺亚的整体收入攀升至4.99亿元,同比激增812%。
与其竞争对手度普利尤单抗相比,司普奇拜单抗的表现更加突出。度普利尤单抗于2020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当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370万美元。而司普奇拜单抗仅仅在自费情况下,其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69亿元,显示了其非凡的市场反响。
在以自免和过敏为主题的药物研发赛道上,创新药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这样相对特殊的适应症市场上,目前国内有8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司普奇拜单抗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其抢先占领市场的策略。
康诺亚早在企业创立之初,便观察到自免市场相较于肿瘤领域有着未被完全开发的潜力。公司创始人曾在君实生物主导国内首款PD-1的研发,但感到肿瘤药物市场过于饱和,因此将目光转向自免疾病。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普遍增高。根据世界过敏组织的数据,全球近40%的人口受到过敏问题的困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为快速,这为国内自免和过敏性疾病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
在全球自免和过敏领域的创新药物中,生物疗法成为核心。这些针对中重度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面向标准疗法无效的群体,展现出不俗的临床效果。
司普奇拜单抗在选择IL-4Rα靶点方面独具慧眼。IL-4和IL-13是引发2型炎症的关键因子,其受体IL-4Rα为两者的结合点。该药物通过阻断这条信号通路,调节2型免疫,进而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水平,是多系统过敏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司普奇拜单抗成功避开了度普利尤单抗的直接竞争,通过选择鼻科领域作为切入点,建立了与众不同的市场地位。其在鼻科两大适应症的突破,使其成为国内唯一获批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司普奇拜单抗不仅展现了明显的价格优势,还显现出潜在疗效的提升。康诺亚通过自建产能来压缩成本,并为后续的市场竞争和医保谈判留足空间。随着未来更多国产IL-4Rα单抗的出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将是司普奇拜单抗重要的战略举措,有望加速其市场渗透,稳固领先优势。
总之,司普奇拜单抗凭借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适应症切入点,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反响。未来,在生物治疗的赛道上,创新研发和市场策略将继续影响其能否长久保有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