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引领EGFR突变肺癌临床新实践——中国自研成果闪耀国际舞台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9-15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的王思愚教授主导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期临床试验——ICTAN研究(GASTO1002),在全球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影响因子:52.7)上得到完整发表。该研究聚焦于埃克替尼EGFR敏感突变Ⅱ–Ⅱ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采用创新的三组设计,包括接受12个月埃克替尼治疗组、6个月治疗组以及单纯观察组,所有参与者此前均已完成标准辅助化疗。结果显示,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在无病生存期(DFS)方面表现显著优于观察组:12个月治疗组和6个月治疗组的中位DFS分别为61.8个月和63.2个月,而观察组仅为23.7个月,体现出埃克替尼可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约60%

此外,研究明确了总生存(OS)的获益,12个月组和6个月组的5OS率分别达到74.5%74.0%,相较于观察组的65.1%具有明显优势,死亡风险降低约45%。在脑转移风险方面,埃克替尼亦显示出优异的预防效果,5年无脑转移生存率超68%。更重要的是,该药物的安全性良好,≥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未见严重致命性不良反应,表明患者对此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值得一提的是,王思愚教授团队在肺癌辅助治疗的研究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团队呈报的CORIN研究(GASTO1003)证实了埃克替尼在IB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的显著疗效。这一系列成果奠定了埃克替尼在早期肺癌辅助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ICTAN研究的发表不仅提供了全面的长周期随访数据,还探讨了亚组人群的疗效、复发特征和后续治疗的选择,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于完成辅助化疗的EGFR突变Ⅱ–IIIA期患者而言,使用埃克替尼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并且6个月疗程的效果与12个月疗程相近,这有助于减少医疗负担和费用,实现精准且适度的癌症治疗理念。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