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据了解,正大天晴近日在clinical trials网站上登记了一项PD-1/TGF-β融合蛋白药物TQB2868的3期临床试验。该试验编号为NCT07165951,旨在评估TQB2868联合盐酸安罗替尼、吉西他滨和紫杉醇与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紫杉醇对比,为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患者提供一线治疗方案。这也是TQB2868首次进入三期临床阶段,计划招募566位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虞先濬博士将担任主要研究者,继续他在胰腺癌领域的深耕。
TQB2868由正大天晴自主研发,是一种PD-1/TGF-β双功能分子,包含“免疫-靶向-化疗”三重机制。在2025年ASCO会议期间将公布的二期临床成果显示,该药物与盐酸安罗替尼及化疗联合用药,在一线胰腺癌中具有63.9%的响应率,6个月的总生存期(OS)达到95%,显著优于现有的一线疗法,三级以上不良事件(TRAEs)为52.5%,改善了现有疗法的耐受性。
曾备受期待的德国Merck PD-L1/TGF-β融合蛋白bintrafusp alfa未达到预期,现已停止研发。然而,中国多家科研机构仍在积极探索新的适应症。恒瑞的PD-L1/TGF-β融合蛋白瑞拉芙普-α(SHR-1701)已申请一线胃癌上市,而君实的JS201则在小细胞肺癌进行二期临床。
近来,胰腺癌疗法的研发动态频频。信达生物、信诺维和乐普生物等公司的ADC药物相继进入三期临床,齐鲁制药也在CLND18.2阳性胰腺癌一线治疗中取得进展。目前,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主要为四联疗法(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中位生存期为11.1个月,二线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期望新疗法可带来突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