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Nature: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取得新突破,类器官模型成关键助手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9-25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复杂的致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Li-Huei Tsai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此病的新研究。该研究将 ABCA7 基因置于研究核心,首次系统性分析了该基因变异导致 AD 的细胞与分子变化链条,并发现了一种常见的补剂具有逆转关键病理变化的潜力,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01 ABCA7基因:AD高风险因子的关键角色

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风险因素中,ABCA7基因地位显著。该基因是一种脂质转运蛋白,主要功能是跨细胞膜转运磷脂,保持细胞膜的对称性,并调节脑内脂质代谢,这些过程对神经元的生存和信号传递至关重要。研究表明,ABCA7的功能缺失变异(LoF)是AD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致病风险仅次于APOE4。无论是罕见的还是常见的变异,这一基因的缺陷都与A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然而,长期以来,ABCA7变异具体如何影响细胞功能尚不明确,之前的研究只知其与淀粉样蛋白()沉积和胶质细胞炎症有关,而缺乏系统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影响分析。这一次,研究团队找到了答案。

02 单细胞核测序揭示神经元重灾区

研究人员采用单细胞核 RNA 测序技术,对携带 ABCA7 LoF 变异和对照组的前额叶皮层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细胞类型特异性转录组图谱,发现ABCA7在兴奋性神经元中的表达最高,这成为了变异的首要受害者。这些神经元显示出多种通路的紊乱,包括脂质代谢失衡、线粒体应激增加及突触信号受损等。

03 iPSC实验确认线粒体与脂质的双重危机

研究团队通过 CRISPR-Cas9 技术开发了多能干细胞模型,并将其分化为诱导神经元,以模拟人类大脑中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ABCA7 LoF变异严重影响线粒体功能,导致氧化应激增加和基因紊乱。此外,脂质代谢的紊乱进一步显现,尤其是细胞内磷脂酰胆碱的失衡尤为突出。

04 CDP-胆碱:逆转病理的新希望

针对发现的磷脂代谢失衡问题,研究尝试使用CDP-胆碱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出显著效果。作为一种常用的膳食补充剂,CDP-胆碱不仅成功修复了磷脂不平衡,还改善了线粒体功能,并降低了分泌。这为CDP-胆碱在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05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研究的价在于完整揭示了ABCA7基因AD的机制条,亦在于为临床提供了新的干靶点。CDP-胆碱作一种安全易得的补剂,其在胞和器官模型中的极效果,物和试验奠定了基。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在人证实效,或将风险人群提供一种经济、容易推广的防和干方案。当然,研究仍需一步的验证工作,包括在物模型中的期效果及不同型的干效果差异等。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