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也是引发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这种疾病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使得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极其有限。近年来,使用靶向 PD-1、PD-L1 或 CTLA-4 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新兴方法。然而,由于肝脏的独特环境,HCC 对 ICB 治疗反应较弱,且常常出现耐药性,患者的总体受益率仅为 15%-20%。
为提高治疗效果,联合疗法被认为是克服 PD-1/PD-L1 耐药并提升治疗反应率的一种有效策略。然而,目前缺乏坚实机制依据的抗 PD-1/PD-L1 与其他抗癌药物的联合试验,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因此,亟需新的联合疗法,该疗法需结合抗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并引入可预测疗效的标志物。
2025 年 10 月 10 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张必翔、朱鹏和张占国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VRK2 针对性抑制通过 MYC 不稳定化增强肝细胞癌的抗 PD-1 免疫疗法”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抑制 VRK2 激酶可破坏 MYC 蛋白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抗 PD-1 免疫疗法在肝细胞癌中的效果。MYC 原癌基因,也称为 c-Myc,是一种调控细胞生长、死亡、分化及代谢的转录因子。MYC 的失调是 HCC 常见的驱动因素,尽管其机制尚不明确,但促进 MYC 降解的策略成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
此次研究发现,靶向抑制 VRK2 激酶能通过降解 MYC 蛋白抑制肿瘤,并显著增强抗 PD-1 免疫疗法的效果。VRK2 被发现是 MYC 的直接作用伙伴,通过对 MYC 特定位置的磷酸化,阻止其被泛素化降解,进而提高 MYC 水平。机制上,VRK2 的磷酸化与 SCF-FBXO24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争夺结合位置,VRK2 的优势使 MYC 稳定化,而抑制 VRK2 则会促使 MYC 降解。
在肝细胞癌模型中,抑制 VRK2 可降低 MYC 水平,抑制肿瘤发展,并与抗 PD-1 免疫疗法形成协同效果。这指出 VRK2 介导的 MYC 稳定是癌症生成和免疫逃逸间的关键枢纽,提示抑制 VRK2 可能成为治疗 MYC 驱动型肝细胞癌的策略。
这项研究为解决 MYC 的“不可成药”问题提供了一种间接策略:通过抑制 VRK2 来间接降解 MYC。此外,研究提出了新的联合疗法——VRK2 抑制剂与抗 PD-1 免疫疗法的结合。
总之,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肝细胞癌中 MYC 稳定的机制,也提出了一种有前途的精准联合治疗策略,使用 VRK2 抑制剂和抗 PD-1 免疫疗法结合,以应对 MYC 驱动的肝细胞癌。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