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0月13日,和黄医药发布了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FRUSICA-2注册研究结果。该研究的重要3期数据将在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于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进行详细发布。
FRUSICA-2是一项随机开放且有积极对照组的研究,旨在评估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的联合用药疗效,相较于使用阿昔替尼或依维莫司的单一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研究纳入了234名患者,其中一些接受了联合疗法,而另外一些则被给予单药疗法。截止至2025年2月17日的中期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6.6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盲态独立中心阅片(BICR)下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2.2个月,而接受阿昔替尼或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则为6.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在两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60.5%对比24.3%,同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23.7个月和11.3个月。目前,总生存期的数据仍在不断累积,成熟度接近20%。在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的预测风险分类中,各类患者均观察到了显著的疗效。
从安全性角度看,呋喹替尼结合信迪利单抗的治疗组合呈现出可靠的耐受性,符合已知的安全特征。该组中出现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比例为71.4%,而单药组为58.8%。
作为FRUSICA-2研究项目的领头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强调:“研究结果为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的联合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满足了这一患者群体的迫切需求,适用于不同行不同预后风险的群体。”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何志嵩教授指出:“此研究展示了该联合疗法可能改变晚期肾细胞癌的二线治疗方式,预示着在治疗效果上有潜力为患者带来令人鼓舞的结果。”
目前,基于该项研究的积极数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这种联合疗法作为新药上市申请,供在先前系统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使用。
呋喹替尼是一种专注于所有三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和-3的选择性口服抑制剂,其独特的设计旨在改善药物稳定性并增强其联合治疗的灵活性。在中国,呋喹替尼由和黄医药与礼来公司合作开发并已获商业化,商品名为爱优特®(ELUNATE®)。此外,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的联合方案已在中国获准用于治疗某些特定类型的晚期癌症。
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之外的市场,武田药业拥有该药物的开发和销售权,商品名为FRUZAQLA®。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