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0月15日,荣昌生物隆重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物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已就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正式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这标志着泰它西普成为首个在IgA肾病领域申请上市的国产原研新药,申报的剂型为预充式注射器装的注射液,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给药方式。
十月初,具体而言在10月11日,泰它西普针对IgA肾病的适应症已被CDE列入优先审评范围。紧接着在10月14日,CDE正式受理了泰它西普的上市申请。这一系列的进展基于泰它西普在治疗IgA肾病的Ⅲ期临床研究A阶段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该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进行,涵盖318位接受标准治疗的成年人IgA肾病患者。其中,患者每周接受240mg的泰它西普皮下注射,研究分为A、B两个阶段。A阶段的评估通过比较患者在接受泰它西普或安慰剂39周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与基线的变化,验证了泰它西普在减少蛋白尿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今年8月27日,荣昌生物宣布该临床研究A阶段达到了其主要终点。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组的患者在39周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降低了55%(P<0.0001),同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这些重要研究数据将在即将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详细披露。
IgA肾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主要肾小球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估算,到2030年全球IgA肾病患者将达约1016万人,其中中国患者约占237万人。我国IgA肾病患者覆盖所有肾活检病例的54.3%,其中30%至40%的患者可能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最终需要依靠肾移植或透析维持生命。这种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疗法有限,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泰它西普作为唯一一种同时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药物,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展示出独特的作用。由于这两种细胞因子在IgA肾病患者中的水平远高于正常人群,是疾病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因此泰它西普通过阻断BLyS和APRIL两条通道,抑制B细胞的活化,从源头减少致病性IgA的产生,阻止通过体液免疫反应造成的肾损伤,从而阻止疾病进展。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IgA肾病疗法已获批准上市,泰它西普有望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此外,泰它西普在狼疮肾炎、膜性肾病等肾病相关适应症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也已进入Ⅱ/Ⅲ期临床阶段。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