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宣布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战略合作,交易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授权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信达生物将收到12亿美元的首付款,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此外,信达生物还可获得最高达10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并将在大中华区以外销售的每个候选药物中获得销售分成。在美国市场,双方将对核心药物IBI363采取利润共担模式。
此次合作涵盖了三种关键的候选药物:新一代免疫疗法IBI363、靶向CLDN18.2的ADC药物IBI343,以及EGFR/B7H3双靶点ADC药物IBI3001的选择权。这一交易创下了中国创新药企在与国际药企合作中的一项新纪录。
信达生物的董事长俞德超在会议上表示,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成为具备全球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的跨国生物制药企业。他指出,与武田制药的合作是为了通过合作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武田是这一战略目标的理想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支付了高额首付款,还以溢价20%认购信达生物股份,显示了合作的深度和诚意。
在技术层面上,此次合作的两款主打产品IBI363与IBI343展示了信达生物在肿瘤免疫治疗和ADC药物开发上的技术领先地位。IBI363凭借其创新的PD-1/IL-2α-bias机制,展示出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上的潜力,同时正在全球范围内的III期研究中。而IBI343作为靶向CLDN18.2的一种创新ADC药物,在胃癌和胰腺癌治疗上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正在中国及日本开展的临床研究中。
信达生物的财务表现和战略目标也在此合作中得到了强调。2025年上半年,信达实现收入增至59.531亿元,表现出强劲的商业化能力。公司计划在2027年产品收入达到200亿元的目标,并将推动多个管线进入全球III期试验。与武田的合作符合其“内外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战略。
随着中国创新药的迅速发展,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的合作案例是中国药企出海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多家中国药企纷纷效仿,通过类似交易拓展全球市场。
展望未来,中国制药行业的全球化进程正从单一产品授权,向多元化合作模式发展,包括股权合作。恒瑞医药等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多线并举的战略布局。这一趋势显示了中国创新药企在技术研发和全球合作中不断提升的实力。未来,中国药企将继续在靶点创新和商业协同等方面取得突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