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罗氏公司对外公布了关于Vamikibart(IL-6抑制剂)用于治疗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UME)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这两项名为MEERKAT和SANDCAT的关键Ⅲ期临床试验展示了不同的疗效结果,尽管在总体数据上有所不同,但罗氏依然计划在2025年推进该药的上市申请。
试验数据显示,MEERKAT试验结果令人鼓舞,证实了Vamikibart的治疗效果。具体而言,接受0.25 mg和1 mg Vamikibart治疗的患者中,有19.9%和36.9%在第16周时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了至少15个ETDRS字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然而,SANDCAT试验却未能达到预期,在0.25 mg组中仅有20.7%的患者达到同样的视力改善,且统计学上未显示显著性,而1 mg组的数据更是只有10.9%。
Vamikibart作为一种人源化抗IL-6单克隆抗体,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来治疗UME。这种眼疾由于眼部炎症导致黄斑区积液,可能引发视力丧失,目前的常用治疗方案为激素,但长期使用激素可导致包括青光眼、白内障和眼压增高等一系列副作用。Vamikibart通过局部抑制IL-6信号传导,旨在减少全身副作用并提升疗效。
尽管SANDCAT试验未能复制MEERKAT的成功,但两项研究中Vamikibart的安全性表现良好,治疗相关的眼部不良事件如眼内炎症发生率较低,未发现视网膜闭塞性血管炎。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结膜出血和眼压升高,发生率均超过5%。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MEERKAT和SANDCAT是设计相同的Ⅲ期临床试验,但1 mg剂量组结果差异较大(36.9%对比10.9%),这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对该药物疗效一致性的关注。罗氏在新闻稿中提到,BCVA作为试验终点的潜在变化性、患者基线特征及合并药物的使用差异,可能是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展望未来,罗氏计划与全球监管机构展开对话,如FDA和EMA,基于完整的数据集,推进Vamikibart的市场批准进程。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