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中国AI制药新突破:分子模拟提升糖尿病新药疗效至3倍,登上Nature子刊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11-10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中国一家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找到了传统方法难以识别的关键盐桥,从而提升了创新药物的激动剂活性23倍。这项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知名期刊《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该团队开发的双靶点激动剂,将可能成为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的新希望。除了活性显著增强,这种激动剂还具备更长的血浆半衰期,预示着更持久的药效。通过在小鼠和猕猴模型中实验验证,这一激动剂在治疗两种代谢疾病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AI在识别关键作用位点方面的贡献居功至伟。

AI重塑生物分子交互

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GLP-1R(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和GIPR(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现有的GLP-1R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尽管有效,却伴有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肌肉萎缩和代谢紊乱等。研究表明,这一领域亟待新的创新药物出现。替尔泊肽(Tirzepatide作为GLP-1R/GIPR的双重激动剂,虽在血糖控制方面具备优势,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一直未被完全解读。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该团队发现未乙酰化的替尔泊肽在特定位点与GLP-1R/GIPR形成了重要盐桥,这对于稳定受体的活性构象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这一结构未曾在冷冻电镜实验中观察到。基于AI模拟结果,团队通过精确调整替尔泊肽的乙酰化侧链,优化了分子构型,从而提升了激动剂的效能。

团队依托AI开发的分子电影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传统的高通量筛选,这一技术能够实时模拟生物分子的动态变化,推导出分子之间的精细交互。这样的方法不仅重现了分子运动全貌,还提供了更深刻的生物活性机制洞察。基于该方法,团队成功地从有限的化合物设计中准确筛选出了高效的分子,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新激动剂的实验验证

实验程序上,首先用分子力学模拟软件分析替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特关注关键盐桥的形成与作用机制。接着设计出新的化合物BGM0504,并通项实验验证其活性。在体外测试中,BGM0504GLP-1R/GIPR烈激著超越替。在实验中,BGM0504在降糖和体重管理上示出越功能,其力学特性也表明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及增的生物利用度,突出其在物开中的潜能。同化合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显现出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的潜力,展示了广泛的治可能性,一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