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3月21日,《Science Immunology》发表了一项关于增强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新研究。研究以DNMT1(DNA甲基转移酶1)为中心,探讨了其在维持T细胞特性以及抑制其转变为自然杀伤(NK)样细胞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显示,通过抑制DNMT1,成功地将T细胞及CAR-T细胞重编程为NK样细胞,这些细胞在测试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之前的研究中,BCL11B的失活可以将T细胞重编程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诱导型T到NK细胞(ITNKs)。但是,BCL11B是如何通过分子机制抑制NK细胞特性一直不明。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T细胞中BCL11B与DNMT1和UHRF1一起形成复合物,以维持DNA的甲基化状态,从而抑制NK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通过敲除DNMT1或UHRF1发现NK细胞标志物如NKp30和NKp46大幅上调,显示出UHRF1-DNMT1轴在维持T细胞特性中的重要作用。
应用特定的DNMT1抑制剂GSK3484862(GSK862)以及FDA批准的泛DNMT抑制剂地西他滨(DAC),研究者观察到CD4和CD8 T细胞的NK细胞特征显著增强。这些方法不仅有效模拟BCL11B缺失的效果,也为T细胞的高效重编程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基因调控的角度看,DNMT1或UHRF1的缺失,以及使用GSK862处理的T细胞,展示出与BCL11B缺失策略不同的基因网络调控模式。虽然这两种策略都能促使T细胞向NK样细胞转化,但它们涉及的具体基因网络存在显著差异。通过DNMT1抑制生成的NK样细胞表现出较BCL11B缺失的ITNKs更强的细胞毒性,与其分泌的更高水平的干扰素-γ(IFN-γ)等因子有关。
团队进一步证实,NKp30和NKp46在这些NK样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中至关重要。新生的NK样细胞展现出的双重免疫识别能力,表明它们有潜力成为更有效的抗癌工具,特别是在免疫缺陷动物模型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为了提高识别特异性,研究还将CAR技术融入到新生的NK样细胞中,结果表明,这些经过工程化的细胞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超越传统CAR-T细胞的可能性。
此外,DNMT1与BCL11B的非酶相互作用也被揭示为抑制T向NK样细胞转变的重要因子。通过GSK862处理,可实现对T细胞特性的显著重编程。
结合DNMT1和EZH2抑制剂的使用显现出加强T细胞重编程效率及抗肿瘤功能的潜力。这种方法通过解除DNA甲基化和H3K27me3的双重抑制,更有效地激活NK细胞的相关基因。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DNMT1在免疫细胞谱系中的控制角色,还提出了一种有望提升癌症免疫疗效的新思路。利用表观遗传抑制剂尤其是DNMT1抑制剂,或联合使用EZH2抑制剂来强化T细胞抗肿瘤能力,未来或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