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信达PD-1-IL-2α-bias双特异融合蛋白新适应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5-24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523日,信达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融合蛋白IBI363,再次被纳入突破性疗法清单。此次新增的适应症为经过铂类化疗和抗PD-1/PD-L1免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早在今年331日,IBI363首次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当时针对的适应症是未经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肢端型及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据信达生物官网介绍,IBI363是一种创新型融合蛋白,能够双重作用于PD-1/PD-L1通路和IL-2通路。其IL-2部分经过改造,保留了对IL-2Rα的高亲和力,同时降低了对IL-2RβIL-2Rγ的结合,以减少不良反应。PD-1部分则能够实现PD-1阻断,同时促进IL-2的选择性递送。

根据2025ASCO年会的摘要信息,截至2024126日,IBI363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已招募136名患者。针对以往多次治疗失败的鳞状细胞癌患者,试验组中有30例患者(其中1例未接受过PD-(L)1治疗)接受了3mg/kg剂量的IBI363,另有27例患者接受了1/1.5mg/kg剂量。研究结果显示,3mg/kg组的疗效显著,ORR达到43.3%,确认ORR36.7%,疾病控制率(DCR)为9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个月。

针对无可操作基因突变的腺癌患者,试验中有25例患者接受3mg/kg剂量治疗,30例患者接受0.6/1/1.5 mg/kg剂量。3mg/kg组再次表现出明显的疗效优势,ORR28.0%,确认ORR 24.0%DCR76.0%,中位PFS4.2个月。

这一系列结果表明,IBI363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治疗失败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备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参考了CDE官网、信达生物官网及ASCO年会摘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